杨建宇1,2,3
1. 光明中医杂志社(北京 100045);2. 北京知医堂中和医派研究中心(北京 100031);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北京 100031 )
近百年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到了最重要时期。中医药期刊作为传承中医药经典、探讨医学理论和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的重要载体,与中医人一道肩负着中医药文化“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怀时下我国中医药期刊亟待转变的发展模式,围绕坚持“四个自信”创办一流中医药国际期刊一抒胸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的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的认同。
中医药学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伟大、正确、先进的科学系统被誉为“国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一名传统优秀文化——中医药学的学者,作为一名“国粹”——中医药学的传承人与践行者,作为一名中医药科技期刊的编辑人,特感中医药学文化的自信、自豪!坚信发展千万年的中医药学文化一定会大发扬大发展,大繁荣!这也是我们常常高喊“中医万岁”口号的底气! 这也是我们传承“中医万岁”的理念,高举“中医万岁” 旗帜,弘扬“中医万岁”思想的自信!更是我们争创国际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志气、自信与骄傲!
数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文明演进历程中,中医药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了不可估量的智慧。长期以来,由于某些人对“四个自信”认知的不到位,导致十分不好的事件或现象滋生,阻碍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乃至影响了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在个别没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中医药“科学家”的头脑里,总是以中西医结合为由,把中医药放在辅助、配角的位置,打着中医药的幌子高喊创新,这些从个别中西医结合类的论文中、题目上都会有所表现。“个别人”打着中西医结合的旗号,用着中医药学科的招牌,顶着中医药学“科学家”的名号,花着国家中医药学科的科研经费,而不真干不实干。对中医药学的临床科研,不真干不实干,不遵循中医药学学科规律的实验实证研究,还引用其他学科贴脸面,并视为新奇、视为时髦、视为科学,完全忘了中医药学基本的思维、基本的经典、基本的人体临床学科的探索,这都是没有中医药文化自信的表现,都是妄自菲薄!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崇洋媚外文化的表现,这是丧家犬文化的表现,这是迷信文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中医药学的科研体系和中成药的研制体系及评审体系,可以这样说,几乎丧失了原本中药学固有的特色和体系,因而被笑称是用和尚来管道观,用足球规划来裁判篮球比赛,这样的驴唇不对马嘴实在荒唐至极!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神农本草经》这部中医药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被中医药界大多数人束之高阁。中医临床的大夫不读,中药临床的中药师不读,中药种植的农民不读,中药制剂的技师更不读,可以想象,中医药还是中医药学的中医药吗?所以目前的中药学科被个别人戏谑为中医药界的“人妖”、中医药界的“伪娘”,这也是我们中和医派近几年在“经方”“精方”的基础上再次提出“经药”概念,努力丰满、整理、提升其系统理论并大力推广“经药”学术和理论的原因!
当下有个别人由于意识形态和利益驱动,利用个人的政治地位或学术地位在有意无意地做着反对中医药、抹黑中医药的事情,我们把这些人或这些事统称为“中医黑”。他们不再是明目张胆反对中医药,而是隐藏在很多“高大上”的场合中或文件政策中,可以说很不容易让人看清楚,因而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早在上世纪始就有人打着整顿中医药之名,干着取缔中医药之实(把中医称为“旧医”)!本世纪初还有一些人提出让中医退出主流医学单独发展。表面上看起来无甚大碍,而实际上却暗度陈仓,行扼杀中医药之实!更有甚者利用中药性味之“偏性”,夸大中药的毒性,把中药之“毒性”扩大为人们一般认知的不良作用,让大家视中药为“毒药”“毒品”,从而在实际中抹黑、诬陷中医药!也有一些人把中药不妥当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肆意扩大成中药的毒副作用,把极个别发生的事件拿出来反复大力炒作,其目的就是“黑”中医、“黑”中药,用心极其险恶!西方曾报道中医贴耳穴导致儿童死亡。贴耳穴怎能导致儿童死亡呢?西方各大报纸等媒体大肆宣扬,实质是反华、反中医药、反针灸,扼杀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阻碍中医药的推广。国内也有报纸大篇幅头版头条报道板蓝根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而事实上板蓝根是药食同源的两用品,岂为毒药!板蓝根冲剂是治疗风热感冒的良药,是OTC非处方药,十分安全可靠,可见这种歪曲事实的报道真是居心不良!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在电视采访中就明确表示“阻力来自各个方面”,为什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提倡推广中医药防疫而阻力重重呢?难道这里面没有意识形态在作怪吗?难道没有经济利益在驱使吗?难道没有一些其它的势力在捣乱吗?在实情未大白于天下之前,这些都是有待于思考的问题!
乘坐信息化时代的快车,蓬勃发展的中医药期刊却悄然冒出了假繁荣的泡沫。创办国际一流中医药期刊任重道远。
许多人想争创国际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却把眼睛盯着西方,把标准、把评价体系放在“与世界接轨”上,放在照抄照搬其他医药学科的标准及评价方法上,岂不让人称怪?西方有中医吗?有中药吗?有中医药期刊吗?我们稍微用点头脑就可以想明白,中医在中国!中药也在中国!中医药科技期刊更是必须在中国!所以说国际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也必须在中国!其评价标准体系也必须由中国人制订,且无需刻意翻译成英文!别人这样大行拿来主义,却有人甘愿“捧臭脚”!毫无自信可言,乃我国之悲哀!
关于期刊引文、影响因子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国两个外著名的期刊数据库公司的引文、影响因子是可以用钱来说话的,完全是由资本控制的,个别人明明知道这个游戏的不确定性,却仍然奉为“圭皋”,这是否也是跪舔的表现呢!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数千年上万年,没有杂志,没有引文,没有影响因子数值!而近几十年来中医药期刊却在种种不正引导下不断模仿发展。中医药期刊重在国内,不可能被外文引用。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非典”“新冠肺炎”的方法,不源于外文文献。其他学科也看不上、也不会引用中医药相关文献,再说国外医学的专家们也根本不懂中文,不懂中医思维,更不懂中医药啊!国家相继出台文件,评价医生临床能力,从以论文、引文章为重心,逐步转向以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手术难度、手术质量为重心,而中医药更是如此!同样评价中医药期刊、评价中医药论文引文章,影响因子这个体系值得反思,肯定是有失妥当!因此,必须认真花大力气,研究制订国际一流中医药期刊自己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引导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正确发展!中国抗击新冠肺炎再次证明了坚持“四个自信”的伟大、正确!再次证明了中医药文化的优势,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确切的疗效!可为什么时过年余,西方及印度、日本的疫情仍然控制不住呢?这是因为他们“反华”而不信中医药,全面打压与中国有关的一切!现实中他们更不可能用中医药,当然也不可能引用中医药的相关论文,甚至会抹黑中医药的成果!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看外国人或其他医学学科人的脸色来发展中医药和创办中医药期刊。人家恨中医药不灭,怎么可能引用中医药期刊的论文!怎么可能会真心希望中医药大发展、大繁荣呢?西方利益集团扼杀中医药的阴谋诡计,还有百年的事实,难道还不足以唤醒某些中医药人吗?更有甚者,抄搬人家评价体系连举例、句子都不改,原公布的初稿连人名都未改!这样的标准真能有益于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吗?跟在人家屁股后头拾人牙慧,我们就不会有盼头,就永远受人讥笑!再照抄照搬人家的期刊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可是真的要害了中医药期刊!痛兮!
中医药期刊出版与中医药文化继承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中医药期刊办刊宗旨就是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使中医更好地服务大众。在学术方面,中医药期刊能实现对传统中医学发展根基脉络的溯源,进而发掘中医诊疗的特色和优势;在技术层面,中医药期刊能够引领中医学的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应用。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四个自信”,必须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办好自己的事情,遵循中医药学科自身的规律及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实际需要,加大科研投入,花费更大的精力,制订适合中医药期刊发展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争创国际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并且在办刊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意识,擦亮眼睛,认清中医药现象,抵制歪风侵袭,严防文稿中的“中医黑”,维护我们传承千年的民族的中医药之伟大、正确、科学及神效!继承中医药文化事业,为人民健康办好期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