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医科主任在线-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
中医科主任在线-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
所在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 正文

国医大师邓铁涛传承工作室


2022-3-7  来源:admin

国医大师邓铁涛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0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项目承担单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室成立时共有成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2人,形成人才梯队稳定合理的学术传承团队。工作室建设期间,共培育广东省名中医2人(邓中光、冼绍祥);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人社部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名(刘凤斌);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委员会主委1人(陈瑞芳)。

邓铁涛教授简介

邓铁涛,男,1916年出生,汉族,广东开平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终身教授。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8年正式从事中医医疗;1956年起在广州中医学院从事医、教、研工作1962年、197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两次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中共广东省委高校工委等五个部门联合表彰,授予“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2001年获香港浸会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受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被遴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担任第1、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术思想:①五脏相关。1961年提出“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相关学说是基于中医基本理论,符合中医临床实践需求的应用理论学说。相比五行学说,五脏相关更加能够准确表达中医五脏关联,更加注重“中医五脏系统相关”在实践中的动态性、多维立体特点和临床特异性。②寒温统一辨证论。强调伤寒学说孕育了温病学说,温病派是伤寒派的发展,倡导寒温融合以构建中医发热病学。③气、血、痰、瘀相关。临证重视气血的调理和痰瘀的辨治,推崇王清任、王孟英、叶天士等医家学说。认为痰与瘀都是津液的病变,痰是瘀的早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都是致病之因素,常相互为患,因而提出了“痰瘀相关”的学术论点。④构建中医诊断学科。中医自古以来并无诊断学科,望、闻、问、切称为“四诊”,而辨证则分散在医经、方书之中。1956年邓铁涛提出把中医基础理论中四诊与辨证部分内容独立出来,加以系统化形成独立的学科——中医诊断学。⑤提出“临床史观”。要求研究医史学者不可脱离临床,才能准确地分析史论和史料;要求临床家认真研究医史,才能从医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分辨理论、学说的长短,有所发明创新。

代表性学术论著:编著《学说探讨与临证》《中医诊断学》《中医近代史》等著作10余部;发表“评改造中医方案”“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等学术论文190多篇。

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主持“重症肌无力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近代史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曾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