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医科主任在线-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
中医科主任在线-中关村炎黄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
所在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 正文

名老中医药专家刘仕昌传承工作室


2022-3-10  来源:admin

刘仕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团队以钟嘉熙教授为负责人,工作室主要工作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者4人。团队依托单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及其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通过刘仕昌教授与其弟子几代人努力,温病学教研室(含脑病科)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

负责人钟嘉熙,教授、主任中医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及南粤优秀教师,为刘老1978级全国首届硕士研究生,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热病科、神经内科)主任。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脑病主任。现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为全国《温病学》案例式规划教材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七年制《温病学》规划教材副主编、十五、十一五《温病学》全国规划教材编委。钟教授是全国著名温病学家刘仕昌终身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得其真传,医学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活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对温病、病毒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等)及脑病、神经病等具有较深的研究,率先使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获良好效果。主持系统性红斑狼疮专科专病门诊,研制苓丹片治疗系统性斑狼疮疗效显著,多次获新闻媒介报道,国内外求诊患者络绎不绝。多次应邀前往港澳地区学术交流和讲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分课题负责1项,省级及厅局级课题8项。主编专著7部、参编教材和教参8部,专著《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是最早系统介绍中西医结合诊治传染病的工具书、获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8篇。研究成果分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主要成员吴智兵,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兼一附院脑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刘仕昌教授,坚持刘老提倡的岭南温病研究方向,并积极拓展温病理法方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在刘老指导下,结合岭南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对岭南温病病证特点形成的机理和治疗机制,以及温病湿热证复合因素模型,上呼吸道病毒、乙肝病毒等感染性疾病湿热证的形成机理和治疗机制,醒脑开窍法对中风及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急性期血脑屏障的调节作用和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及其作用靶点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从医学地理学角度试论岭南温病的发展方向”、“湿热环境在湿温发病中的作用机理探讨”、“湿热证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探讨”、“湿热环境对内毒素诱导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等相关论文;副主编《彭胜权学验传承录》。主持各级科研、教学课题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9部,参编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1部、案例式教材1部,获广东省的教学成果奖与科技进步奖各1项。

主要成员林兴栋,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脑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刘老近20年,结合刘老教辨治“暑湿”“伏气温病”等的特点,开展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岭南温病湿热证的形成机理及治疗机制、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等研究。主持并完成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不同生物致病因子致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分子免疫学特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和科技厅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6部,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

主要成员曾征伦,医学硕士,高级实验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教学秘书,从事温病学教学及科研工作十八年,曾参加“十五”国家科技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并完成了大量工作,副主编专著2部,主持含广东省科技厅课题5项,成果获广东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主要成员刘叶,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师承钟嘉熙教授,从事岭南温病、病毒性疾病、脑病的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活跃于临床、教学、科研等领域,成为团队中中医经典传承的中青年骨干力量之一。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委员。负责团队重点学科秘书、科研秘书及研究生工作秘书等工作,并担任中医实验班/国家理科基地班指导老师。目前参与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多项,在岭南温热病、湿热证及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研究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