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女,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所长、党总支书记;劳绍贤教授首席弟子和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和脾胃学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脾胃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主要从事脾胃虚实病证辨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和中医药防治胃癌癌前病变研究,临床擅长于岭南脾胃湿热病证、胃癌癌前病变及便秘、口疮、慢性咽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诊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6项;主编《劳绍贤医学文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13年作为劳教授传承弟子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和“优秀结业论文”。
主要工作人员:
刘凤斌,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消化内镜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兼职副所长,兼任“国际生存质量学会-亚洲华人分会”执行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脾胃病分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秘书兼后备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建设消化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
罗琦,男,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临床研究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副主任,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临床上擅长超声内镜、ERCP等内镜下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病等。
杨晓军,男,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脾胃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和临床疗效评价;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临床上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道疾病。
林传权,男,福建永春人,1982年出生,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专业主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脾胃虚实证辩证论治研究;主持教育部厅局级课题两项,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18篇。
蔡佳仲,男,广东潮州人,1982年出生,医学博士,中药学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中药防治脾胃病研究;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杨云英,女,副主任护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并参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
陈苇菁,女,福建福州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教师;199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近年来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李培武,男,广东潮州人,1981年出生,医学硕士,中医学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主持厅局级课题两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参与获得教育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各1项。
庄昆海,男,福建泉州人,1984年出生,医学硕士,中医内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医师;参与多项省科技厅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参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