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钦国教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洪钦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始建于2014年,目前在肾病科已形成了一个人才结构合理的传承团队,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人,中级4人,初级5人。其中第五批广东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2人,专科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生20余人。
肾病科依托于洪钦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在洪钦国教授的指导下,将中医经典验方与肾脏病有机结合,注重理论和中医论治体系的梳理创新,着重创立“岭南肾脏病学派”,使本科中医学术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工作室负责人:
汤水福,男,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肾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职务。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师承名老中医洪钦国教授,在肾脏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主持、参加各级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各2项,省部级课题10项,厅局级课题10余项,GCP项目10项。主编、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8部,发表学术论文73篇。
主要工作人员:
1.专家继承人:
曾莉,女,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洪钦国学术经验继承人,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陈刚毅,男,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副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第三党支部书记,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洪钦国学术经验继承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资金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2项。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2.临床优秀人才:
冼启经,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肾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肾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7年,专攻中西医结合诊治肾内科系统疾病,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苏保林,男,3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8年,擅长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泌尿道感染等疾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
余燕娜,女,肾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200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长期从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的诊治工作。
张恩,男,河南人,1981年6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临床工作7年,对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何小泉,男,广东人,1984年8月出生,医学学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教学工作7年,参与多项科研工作及GCP项目观察。
吴兴波,男,广东人,32岁,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4年,参与多项科研工作。
王超,男,湖北人,1986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医师,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肾脏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
王亮亮,男,医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医师,从事肾病临床和科研工作。博士期间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多项,近三年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期刊1篇。